close

包霞琴復旦大學國際化療飲食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
  “積極和平主義”是近幾個月來安倍在提到日本外交安全政策時的關鍵詞。安倍作為日本自民黨鷹派政治家,一貫積極推動日本擺脫“戰後體制”,執意洗碗機修改“和平憲法”,為什麼突然會提出“積極和平主義”的主張,其實質和背景值得深入分析和探討。
  戰後日本的和平主義具有特殊的內涵和地位,它不僅是一種理想,而且以憲法的形式在制度上得到了保證結婚。在20世紀五、六十年代,它還是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和擁有廣泛社會基礎的社會思潮。
  戰後日本和平主義具有強烈的“反戰和平”的特征,和平憲法反映了日本民眾對戰爭的徹底否定態度,成為以後日本和平志向的基礎。在“反戰和平”的基礎上,護憲、反核、反美軍基地成為日本和平主義的基本內涵。1960年代日本政府在反戰輿論的壓力西服下,提出了“非核三原則”和“武器出口三原則”等專守防衛政策,對日本的軍事發展起到了制約作用。特別是憲法第九條對日本走和平發展道路提供了制度保障,也確實給日本帶來了68年的和平與繁榮。
  但是,第一次海灣戰爭(1991年)後,日本政界和輿論界出現了批判和反思戰後和平主義的討論,一些人將戰後和平主義稱之為“一國和平主義”、“消極的和平主義”,並提出了“能動的和平主義”和“積極的和平主義”等口號。這些和平主義觀的特點是要求日本做化療副作用出更大的國際貢獻,特別是自衛隊在聯合國維和行動中的國際貢獻。這些觀念的產生表明戰後日本的和平意識從過去內向的“日本和平”轉向外向的“世界和平”,日本的和平意識發生重大轉變。
  在此背景下,日本於1992年在國會通過了“PKO法案”,有條件地允許自衛隊派到海外參與維和行動,甚至有些人認為“不能一味地把行使武力看做不好的東西”,主張對憲法重新解釋。這些現象說明日本部分人的戰爭觀出現重大變化,“反戰和平”為原點的戰後和平主義出現逆轉。
  這次安倍提出的“積極和平主義”主張是1990年代後日本外向性和平意識的延續和發展,最終的目的是擺脫戰後體制、擁有集體自衛權、走向所謂的“正常國家”。由此可見,安倍的“積極和平主義”主張完全違背了戰後日本和平主義的原點和精神。
  因此,安倍的主張即使在日本也遭到批評和質疑。日本國內這種爭論表明日本正處在戰後最關鍵的轉型期,堅守還是放棄“和平國家”的身份,關係到未來日本的發展方向。
  安倍上臺執政雖不到一年,但已經表現出強烈的“復興日本”、擺脫20多年來的衰退和閉塞、使日本重新成為“強大國家”的意願。安倍的強國之夢可以理解,日本的復興和繁榮也有利於東亞地區的共同繁榮。但是,安倍強國之夢的重點在於安全領域和軍事領域的突破,在於擺脫戰後體制和憲法束縛,更由於他對於過去侵略戰爭的錯誤認識和錯誤言行,不得不令人擔憂安倍究竟要把21世紀的日本帶向何方?
  中國的對日政策一貫是睦鄰友好、互惠互利、共同發展。作為東亞的兩個大國,中日若能同心協力,必定能給東亞地區帶來更大的繁榮和發展。但是,近年來日本的對華戰略出現了令人擔憂的變化,特別是安倍上臺以來,採取以鄰為壑的對華政策,徹底破壞了20多年來東亞地區相互合作和相互融合的和諧氣氛,使東亞再次陷入分裂的危險境地。
  日本著名評論家寺島實郎最近撰文指出:“安倍的外交思維是逆世界潮流的陳舊的‘復古主義’,無論在靖國神社問題上,還是集體自衛權和修憲問題上,安倍的思想是‘實力邏輯’和冷戰思維的集合體,缺乏21世紀的理想和熱情終將被唾棄。”
  戰後60多年的和平發展,使日本國民深深體會到了和平的珍貴。要想改變這一基本方向,既不是易事,也不是短期內可以實現的。最近日本上映的宮崎駿的電影《起風了》就謳歌了和平的可貴;日本文化界著名人士組成的“九條會”呼籲日本人民維護和平憲法,反對修改憲法第九條。安倍的“積極和平主義”主張也正是顧忌到日本社會正義的和平力量,為了粉飾修憲的意圖,不得不打起“和平主義”的旗號。
  中國期待安倍改變冷戰思維,從地區和平與地區繁榮的大局出發,多做建設性而不是破壞性的事,這樣才能使日本真正成為負責任的地區大國。  (原標題:日本“和平主義”的演變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j83vjavd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